《傅雷家书》:温暖与感动
发布时间: 2024-01-17 20:00:00 作者:李静 来源:半岛官方体育 网 点击次数:

《傅雷家书》,是由我国著名翻译家、文艺评论家傅雷写给赴海外留学的儿子傅聪的186封书信组成的,内容涵盖生活、艺术、思想等方面。信中流露出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在人生价值观及态度、专业方面的悉心教导:诸如学习要劳逸结合、学会合理理财、正确看待婚恋关系等。由于是家书,书信中字字都发自内心,处处流露出爱子之情,那些朴实的家常话,那些有益的人生哲理,无不令人动容。

读罢全书,我心里满满是对傅聪的羡慕,羡慕他自幼有如此好的家庭教育环境,有如此开明豁达、令人自豪的双亲。更多的是,我理解了父母对子女与生俱来的深情关爱。教育子女是身为父亲的傅雷认为最重要的家庭责任。他没有将孩子视为自己的附属品,而是把他当成知己、朋友。

读书时,我常思考,身边很多家庭在子女的教育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如今的社会,追求物质财富更甚于追求精神财富。家长们一味地给子女报各种特长班,让他们学习各项技能,却完全没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考虑孩子的感受和思想,而是企图通过孩子拔苗助长式的成长,来满足家长的那一份虚荣或者弥补自身人生经历的缺陷。

傅聪是学习钢琴的,但仅仅是作为一项爱好特长。作为家长的傅雷没有一味地逼迫孩子去学习、去练琴,而是作为艺术的探讨者,和傅聪进行艺术方面的讨论。傅雷没有以家长式的姿态,居高临下的“威胁”“ 批评”“要求”,而是作为傅聪的一位好朋友,让彼此都体会到无拘无束的快乐感和自由感。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子女时常会畏惧父母的威严,有话不敢说,有问题不愿表达,久而久之便和父母之间形成了代沟。而这种代沟,往往就成为家庭各种矛盾的导火索。在老一辈里,流传着“不打不成器”的俗语,孩子就得靠揍、靠打才能教育好。在《傅雷家书》里,我们也看到了傅雷打孩子的话语,这曾经一度也是他的家教方式,但他想表露的真正意图是,打并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有时候是不得已或者情绪冲动的情况下才实施“打”这一举措。他很快意识到,这种教育在很大程度是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的,傅雷是在表达自己实施“打”教育的懊悔。现实生活中,许多家庭会对子女施以棍棒教育,这往往会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留下难以磨灭的心理阴影,甚至是心理障碍。傅雷正是想通过这段懊悔的教育经历,来告诫更多的父母要正确认识问题,采取合理的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读完《傅雷家书》,面对将来教育子女的话题,我要摆正姿态,找到适合自己家庭的正确态度和方式方法来教育子女。要像傅雷这样采用别出心裁的教育方法,子女方能更好地理解父母的那片深爱之情。

通过阅读《傅雷家书》,我看到了作为父亲的傅雷除了在做人、生活、艺术等方面给予傅聪苦心孤诣的教育。在和儿子沟通感情的同时,他也将国家的未来、做人、做学问、做艺术应有的态度等悉心传授给儿子。在傅聪留学海外期间,傅雷让他在重视课程学习的同时,也不忘让傅聪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社会价值观。这是一个中国父亲为中国社会造就下一代优秀人才的点滴苦心和无私付出。

《傅雷家书》让我更加懂得感恩,学会了站在父母的角度,去体会父母的付出,理解父母的关爱。这本书也给了我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面对以后作为家长可能面对的各种问题,去认真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解决下一代的教育问题。

《傅雷家书》是一部很好的修身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父爱的教子篇。作为中国父母的典范,傅雷及其夫人不仅教会了子女做人、做事,更教会了他们自立生活和独立思考,让他们在人生道路上走得更加从容、踏实。这本书值得将为人父母,或已经是人父人母的每一位家长阅读,同时也值得作为子女的每一个人去用心体会。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贾文颖

版权声明|隐私与安全|常见问题解答|咨询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ICP备案序号:晋ICP备05008009号-3

半岛官网网站 版权所有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