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苏轼
发布时间: 2024-01-31 11:07:31 作者:贾文颖 来源:半岛官方体育 网 点击次数:

了解苏东坡后,你一定会惊讶,世间竟有如此有才之人。

其文豪放自如,位列“唐宋八大家”;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其诗又同黄庭坚并称“苏黄”;其书法丰腴舒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黄州寒食帖》更是被称为天下第三行书,仅次于王羲之的《兰亭序》和颜真卿的《寄侄稿》;其画重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潇湘竹石图》被收藏在中国美术馆。

各个领域都能如此出色,相信很多人都羡慕他的才华,但若要经历他的一生,恐怕无人愿意。

出道即巅峰。北宋时期,文人四五十岁能中进士是很了不得的事。苏轼21岁便中进士,本该位居榜首,但欧阳修作为主考官,怕这篇文章是他的学生曾巩所作,为避嫌,便划为第二。后来在制科考试中,他又取得了第三等。制科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特殊考试,一二等都是虚设,而苏轼取得的第三等,是北宋建国百年以来第一个第三等,百年第一不是虚名。欧阳修读其文,直呼30年后无人记得我欧阳修,只会知道苏轼啊。宋仁宗更是在看完苏轼和苏辙的试卷后,说:“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

如此有才,如此得当权者赏识,苏轼本该一帆风顺,实现“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然而,命运却似乎在和他开玩笑。

苏轼的一生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连他自己都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然而,正是这被贬谪的一生,让中华文化的最美底色在他身上呈现。

苏轼不囿于党争,真正践行民本思想。他有着儒家家国情怀的原生底色,无论身处清风朗月的坦途,还是置身凄风冷雨的逆境,他都爱民、恤民、惠民、富民、敬民。在他的眼里,没有官民之分,只有分工不同;没有党派之别,只有意见不一。他心胸之宽广,足以容纳世间所有人,他自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在君权至高无上的封建社会,苏轼的民本思想是需要胆识和卓见的。被贬谪到惠州时,他用自己和弟弟苏辙的私房钱为民修建连接东江两岸的浮桥,桥成之日,两岸欢呼声三日不绝;被放逐到儋州,他开教育之先河,培养出海南第一位举人。守旧派司马光主政后,他官位直逼宰相,但当守旧派要全盘否定王安石变法时,他却站出来反对。苏轼不是不懂明哲保身,而是他心有百姓。无论何种境遇都恪守着以人为本的政治理念和为民请命的价值操守,初心不改,笃志不移,才有了苏轼“一肚子不合时宜”,这样起伏的一生。

苏轼乐观积极,开朗豁达,真正将儒道思想融入血液。欧阳修第一次读苏轼的文,在感叹他无论文采还是观点都颇具“孟轲之风”之余,评价他是真的把书读进骨血了。中国古代社会为各式性格的文人都提供了思想出路,让文人们进可居庙堂之高实现青云志,退可隐江湖江海寄余生。苏轼兼通儒道二家,无论他在何地为官,都能造福一方,宦海沉浮,都能“此心安处是吾乡”。如果可以选一位唐宋名人陪我旅游,我不选李白,他太自我,不选杜甫,他太沉重,更不选韩柳、清照,只选苏轼一人足矣,因他最有趣、最生动、最有生命力。他会把便宜的猪肉做成东坡肉,会把羊脊骨吃出虾蟹之美,他会日啖荔枝三百颗……他不会端着文人的架子,也不会迂腐地守着自己的观点。他总是开阔的,与天地人和谐共处。他到哪里都能和百姓打成一片,“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因他还在睡觉,道人都轻轻敲钟,多么和谐的关系啊。

他有自己的坚持,却不执拗,真正做到了做自己,任尔东西南北风。苏轼的一生是无悔的,虽然命运磋磨,大起大落,但他终是不忘初心,实现了年轻时要做范滂的意愿。

读苏轼,我只觉内心敞亮,心怀坦荡,如此不负天、不负地、不负己的人生境界,让人钦佩。正如王国维先生所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他们之所以能光照千古,不只是作品,更是人格。

愿与君共勉。

(作者单位:集团公司新闻中心)

责任编辑:贾文颖

版权声明|隐私与安全|常见问题解答|咨询地址:中国·山西·太原新晋祠路一段1号ICP备案序号:晋ICP备05008009号-3

半岛官网网站 版权所有 晋公网安备 14010902000081号

Baidu
map